新冠症状缓解后无须服药巩固疗效******
新冠治疗的药物中,绝大部分为对症用药(如退烧、止咳、化痰,缓解流涕、鼻塞、咽痛、咽干、腹泻等)。若不舒服的症状缓解好转了,就应该适时停止使用这些药物,无须“巩固”疗效。
停药的时机,主要是以症状的消失为准。如果症状不严重,发热在38.5℃以下,对生活没有太大影响,不必服用退烧药。一旦症状有好转,应该尽快停药。要在能够控制病症的前提下吃最少的药。如果咽痛已经恢复到没有特别的感觉,也可以停药。
当然,如果长时间服药后症状没有改善,还是建议到医院就医,检查是否有其他并发症或其他影响因素。一些病毒感染可能引发病毒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,一直在家自行服药只会延误病情。(方力)
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多重优势******
整个东盟地区都对中国经济加快复苏充满期待。一个坚持开放发展的中国,对周边国家而言意味着更多机遇
泰国政府和社会充分理解并支持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,也对分享中国经济加快复苏带来的合作机遇充满期待。我们热烈欢迎更多中国游客的到来。
面对世纪疫情,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健康,同时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总体稳定。2022年,中国经济总量约为18万亿美元,稳居世界第二位,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%,经济增长快于多数主要经济体。在世界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,中国经济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。
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多重优势。中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不仅能很好地发挥政府作用,还能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。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,劳动力资源丰富,人才红利不断显现。经过长期积累,中国的产业体系规模庞大、门类齐全。综合多方面因素看,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十分稳固。
泰国和中国有着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传承,“泰中一家亲”深入人心。中国是泰国最大贸易伙伴,也是泰国主要外资来源国。在基建、农业、制造业、新能源产业、旅游业等诸多行业,泰中企业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。作为泰中经济协会主席,我与泰中两国的许多企业家都保持着沟通。近来,我身边的中国企业家朋友提到最多的词就是“希望”。随着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,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将进一步释放。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中国经济加快复苏也给周边国家带来了希望。去年11月,习近平主席对泰国进行访问,泰中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并签署战略性合作共同行动计划。相信双方把访问达成的合作共识落到实处,将不断惠及两国人民。
整个东盟地区都对中国经济加快复苏充满期待。一个坚持开放发展的中国,对周边国家而言意味着更多机遇。2022年,东盟与中国互为最大贸易伙伴,双方经贸往来更加密切。展望新的一年,东盟与中国合作的动力更加强劲,双方将共同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。
(人民日报 作者宋立·普吉为泰中经济协会主席)